上海崇明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唱响崇明农业产销一体化“大戏”

发布时间:2014-06-30来源:崇明报浏览字体:[      ]

崇明生态岛定位,把高效生态农业推到了一线产业的高度,实现产销一体化成了崇明的大事。

2013年,县政府组建国有控股的崇明生态农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生发展公司),承担起搭建崇明农业产销一体化平台的重任。进入2014年,生发展公司把产销一体化这出“大戏”唱得有声有色,助推了崇明农业的发展。

“大物流”快车实现农企增收

去年底,位于中兴镇的上海越冬绿叶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天猫商城开设网店,直销崇明土特产。半年过去,网店订单量已从最初的一个月接不到一单到如今每月稳步增长。订单数不断增多,新的问题开始困扰合作社负责人高慧。

“网上销售,多以快递发送,现在我们用的宅急便,最低一单运费也要15元,农业本就是‘微利’产业,不低的运输成本让我们几无盈利。”挑选便宜一些的快递不就可以减轻压力?高慧并非没有尝试过,但很快打消了念头。“网上销售,产品质量最关键。”高慧说,农产品都比较娇贵,经不起“折腾”,但现在不少快递公司对于寄件随意抛摔,“品质再好的果蔬产品被摔几下,到客户手中也会有所损伤,最终损害的是网店的形象。”不过,令高慧感到高兴的是,这样的“苦日子”很快就能到头。

今年5月,生发展公司堡镇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公司借助这一平台,将建立起市场化的补贴机制和国际领先的物流服务标准,实现崇明农副产品在物流环节的安全的、先进的和透明化的服务和管理。

这一平台并非生发展公司“私有”,目前除了承担公司在市区180多家门店的供货任务外,也服务全县各家农产品生产企业。企业通过签约,可搭乘这个“大物流”的快车,享受政府给予的物流补贴,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有助于企业尝试更多田间到餐桌的直销方式。

目前,已有2家合作社完成签约,搭上生发展公司的“顺风车”。而越冬合作社也正与公司进行商谈,一旦签约成功,有望借助这一平台,实现更好的盈利。

订单农业助推产销一体化

订单农业在推进农业产销一体化经营进程中,对稳定农产品产销关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起着积极作用。所谓订单农业,是指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客户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产销模式。其实质是通过订单的形式,把市场需求反映出来,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克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波动性。

过去,生发展公司的前身凯农公司也曾从农业合作社收购农产品:今天门店缺200斤青菜,到这家合作社去收购一些,明天少100斤芋艿,去那家合作社买些。然而,这种形式的订单更像是“救火”订单,没有长期性、稳定性,缺乏指导性,对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和长期发展并无太大帮助。

今年起,生发展公司着手发展订单农业,与全县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供销合同,成为这些合作社的正式合作伙伴,总签约面积达3300亩,签约农产品品种109种。其中绿瑞果蔬专业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为重点合作伙伴,基地生产的所有农产品全部由生发展公司收购,另外21家则以供应单品为主。

根据协议,生发展公司的订单实施产地批发价,收购价格介于成本价与市场价之间,并根据市场价格进行调整。即使遇到市场销售低迷卖不出价格的情况,生发展公司也将以保护价进行收购,确保合作社不亏本。同时,生发展公司还根据市区180多家门店销售情况,及时与合作社进行沟通,调整产品种植数量和品种,降低合作社种植风险。

上海瀛旭蔬果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崇明山药、香酥芋和绿叶菜生产,目前是生发展公司山药的主要供货商。合作社负责人王超告诉记者,与生发展公司签下订单,不仅告别了“好东西烂在地里”的尴尬,减少了种植风险,同时运输难题也得到解决。“现在,我们只管种出优质农产品,运输的问题也交由生发展公司解决,每天他们会派运输车来基地提货,这又为我们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开销。”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