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500亩崇明“两无化”大米上市

发布时间:2018-09-27来源:崇明报浏览字体:[      ]

本报讯 9月22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前一日,崇明为市民奉上了一份丰收之礼。首批崇明“两无化”(不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大米正式上市。这是上海首批全程采用“两无化”方式种植的大米,将全部通过微信小程序“崇明米道”进行线上销售。

9月22日至24日中秋小长假期间,崇明在浦东新区上南路168号世博源3区B层连续举办三天“两无化”大米展示会,开展展示、试吃等活动。

立夏播种、小满插秧、夏至抽穗、深秋收割,历经115天自然生长,崇明“两无化”大米每一粒都颗粒饱满、香气浓郁,吃口更香糯。展示会现场,前来试吃的市民络绎不绝,既有带着孩子的中国父母,也有好奇前来的外国友人。但凡吃过用崇明“两无化”大米煮出的米饭的人,都赞不绝口。

种植“两无化”水稻,是崇明探索“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农业发展的一项新举措。今年,崇明主动对标最高标准,在全区水稻规模种植基地中遴选了1万余亩优质水稻田,探索研究“无化学农药”及“无化学肥料”的“两无化”种植模式,其中仅有500亩水稻在国庆节前上市供应。这些水稻生产基地只施用由农业技术部门科学优选的水稻有机肥品种,并严格做好生态环境指标测试监控,确保有机肥质量安全。同时,基地采用“稻鸭共生、稻蟹共生、稻虾鳖共生”等立体种养模式,采用养草灭草、以水控草等生态防治措施和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措施避免病虫草害。

崇明探索种植“两无化”水稻有天然基础和优势。崇明四面环水,天然阻隔屏障了外界有害物质对岛内自然环境的污染,河口冲击岛的土质呈弱碱性,最对水稻的“胃口”。

高科技的助力,为今年崇明“两无化”水稻种植提供了强大赋能。崇明“两无化”水稻种植基地都安装运用了土壤、水质、气象及视频等物联网传感器,能实时智能追踪水、土、气等水稻生长环境的变化,系统终端在完善农业信息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还能进行分析预测,进行农事行为识别、水稻生长周期识别及水稻病虫害识别检测等,已初步实现对稻田内的农事行为监管、水稻生长的监控及病虫害识别等方面的综合智能管控。

在种植、收获、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系统都可自动识别相关作业并记录信息,这些信息和大米上市前的检测结果都将浓缩进一个二维码,贴在相应批次的大米包装袋上。消费者用手机一扫,就能看到一袋大米全生命流程的详细“档案”。

除了科技力量,人才力量也为崇明“两无化”水稻成功上市助力不少。今年,崇明专门组建“两无化”水稻种植专家技术团队,对相应种植基地给予全程技术指导和监管,区级层面还有资深农业科技人员点对点全程跟踪服务指定生产基地,提供指导和帮助。

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崇明“两无化”大米对标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指标,经测试,每百克蛋白质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等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国标。用崇明“两无化”大米煮出的米饭,在冷掉之后不会出现变硬的情况,依旧能够保持一定的松软。产量方面,一亩“两无化”水稻田可生产700余斤稻谷,可变成400余斤大米。

首批崇明“两无化”大米只能通过在线方式购买,微信小程序“崇明米道”是官方唯一指定销售渠道。目前,崇明“两无化”大米只对外销售一种规格,即6斤的礼盒装,售价统一为298元。今后,随着其他种植基地的“两无化”大米陆续上市,“崇明米道”销售平台将进驻微信商城及天猫商城等,进一步拓宽线上销售渠道。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