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2016年核心生态环境治理区域——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区域包含东平镇区域,建设镇建垦村以及县农委的种畜场、良种场,这里曾是农场地区,多年来,区域内土地经流转、出售后,权属复杂。这片区域内,“五违”问题时有发生,多种原因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突出。作为本县生态旅游示范区域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区域有此“脏乱差”现象存在,这块短板怎么补?
4月19日,本县召开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进会,县委书记马乐声在会上强调,对于该区域的“五违”问题和“脏乱差”现象,必须下决心、动真格、严问责,扎实推进综合整治工作。最近一段时间,各部门按照“五违”综合整治“没有例外、一视同仁,没有死角、统一标准”工作要求,奔赴现场排摸情况,展开整治。
权属复杂 “五违”突出
推进会结束第二天,县城管执法局、东平镇和该镇城管中队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来到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区域内的东平镇东风农场,调查违法建筑情况。目前,东风畜牧四场、八场地面违法建筑已被拆除,但东风农场其他区域内违法建筑依然不少。
根据这一情况,各部门安排执法人员、执法车辆进一步加大排查力度,截至4月28日,新排查出“五违”及环境脏乱差等问题156处,其中县农委在种畜场、良种场内排摸出10处,建设镇排摸出88处,东平镇排摸出58处。
据悉,此次确定的2016年核心生态环境治理区域——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区域包含东平镇区域,建设镇建垦村以及县农委的种畜场、良种场。这里曾是农场地区,多年来,区域内土地经流转、出售后,目前大部分土地属于市属企业光明集团下属多个子公司,另有3个地块出售给个人,后又层层转租,外来人口承包土地较多,权属复杂。
这片区域内,私占机口、违法居住、私搭乱建、违法用地、违法经营等“五违”问题时有发生,历史存量违章也较多,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多种原因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突出。
完善机制 强化联络
县环保局是此次整治工作的牵头部门,最近该局工作人员忙得连轴转,记者几次想要前去了解情况都未能成行,直到和县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见面后才明白原因:整治工作涉及面广、部门多,县环保局要及时顺畅地汇总信息、分析问题、协调处置。同时,为保障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和各项任务顺利实施,还要奔赴整治现场,了解最新进展,查找是否有新问题出现。“各部门排摸出来的问题都汇总到这里,我们要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理目标、任务推进表,将各项任务入图列表,实行销项管理,落实责任到岗到人,以此作为督查问责依据。”
县环保局牵头,联合东平镇、建设镇、县农委、县建管委、县经委、县规划土地局、县安监局、县水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城管执法大队、消防支队等部门,建立了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治理工作的主要实施主体(建设镇、东平镇)和配合部门,如河道淤积、河道黑臭等问题,由水务部门负责梳理,具体治理工作交由相应责任单位实施。
据了解,任务推进计划已初步制定,各部门正根据各自职责对已梳理出的治理点位逐步开展整治,争取5月底完成规模较小的“脏、乱、差”点位的整治工作,力争第三季度完成全部整治工作。同时,每月将安排开展现场巡查,拾遗补漏,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使该区域得到长效治理。
稳步推进 紧盯难点
此次重点整治的区域里,东平镇区域约占80%,其中9成又在东风农场。因此,这几天东风居委主任黄莉显得特别忙碌。辖区内一位70多岁的老人平时喜欢将各种铁皮、塑料泡沫等废品捡回家中,久而久之,老人家四周垃圾成山。黄莉先后四次来到老人家中,和老人谈心,好不容易做通了工作,可临到整治时,老人又反悔了。整治的车辆、人员都到了,不能半途而废,于是黄莉又耐心劝说,终于老人点头同意把房屋四周的废品都搬走。
黄莉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例子,在农村还有很多。庆幸的是,随着整治工作的开展,村民有了获得感,观念也逐渐发生了改变。“说实话,刚开始我们很不理解,在自家房前屋后堆放杂物不是很正常吗?但居委干部一次次来做工作,而且整治后环境确实变好了,我们也就支持了。”现场一村民说。
东平镇对私搭点位进行拆除的同时,对“硬骨头”紧盯不放。三民文化村对面有一个在原电镀厂旧址上建成的废塑料打包中转站点,承包人在周边搭起棚子养了几十头羊,而且将废塑料薄膜堆放到了站点以外,经年累月,占据了相当大的区域,整治形势很复杂。目前,东平镇已经锁定这个站点,对相关责任人下发了整治告知书,下一步将联合县规划土地局、县经委等部门一起制定整治方案,确保治理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