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设镇运南村农户樊人伟家的二楼阳台上,工人师傅正冒着炎炎烈日为他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樊人伟告诉记者,家里使用多年的太阳能热水器到了更换期,碰巧遇上政府补贴的“阳光工程”。这台18管的“四季沐歌”牌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价3328元/台,但政府补贴30%,厂商让利20%,他实际到手的这款产品,只花了市场价一半的钱。
“平时洗澡、洗脸、洗菜,都用太阳能热水器,家里液化气用得少了,开支省了一大截。”樊人伟高兴地说。
据记者了解,樊人伟口中的“阳光工程”——太阳能热水器试点项目,是一项政府实事工程。工程既让农民得益,又减少了能源消耗,有利于崇明生态环境保护。自今年初工程启动试点以来,建设镇和堡镇部分村农户率先尝到甜头。为使广大农户享受“阳光工程”带来的实惠,县能源管理部门联合镇村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截至目前,建设镇运南村太阳能热水器覆盖率超50%,全县其它地区农户申请安装热情高涨。
崇明建设现代化生态岛,推广使用绿色清洁能源是重要标志。然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崇明能源消耗仍以电力和燃气为主。县能源管理中心副主任朱丽莎表示,从崇明生态岛建设角度来说,需要我们以绿色能源为基础,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崇明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年日照时间2000小时左右,在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方面大有作为。通过实施“阳光工程”等政策,可以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生态岛建设成果。
当前,国家正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在这方面,崇明已走在前列。2011年,崇明获“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几年间,前卫村光伏发电,长兴、前卫风电项目相继投产。去年,全县可再生能源开发总量超8.6万吨标准煤,成为全市新能源开发应用的主要基地之一。
根据崇明“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发展规划要求,到2015年,本县农村生活用能中,可再生能源比重超过50%,80%以上农户的生活能源由清洁能源提供。其中,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50%以上。“阳光工程”通过政策补贴,目的就是减轻农村居民用能负担,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专家分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用能需求大幅提高,太阳能作为安全、清洁、实惠的能源,有着广泛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