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为确保师生健康,市教委决定自3月起,在全市大中小学开展在线教育。3月2日是中小学在线开课的第一天,本区3万多名中小学生结束假期,通过电视、网络开启新学期。
上午9点,参加完线上升旗仪式和广播操,五年级的刘梓涵迎来了第二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由静安区教育学院的李伟忠老师授课。20分钟统一授课结束后,刘梓涵又通过平板电脑和学校任课老师进行在线互动,就课文中的难点要点进行巩固。
记者了解到,按照“同一学段、同一课表、同一授课老师”的原则,全市组织了各学段、各学科一千多名优秀骨干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录制相关课程。对应各个学段和科目,每节课的时长从20分钟到30分钟不等。一天的课程中穿插广播操、眼保健操,除了语数外主课,还包括艺术、体育、自然等课程。统一授课结束后,各学校还可以结合自身需求,开展师生线上互动,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我觉得目前的情况下,这种形式效果挺好,同时我也学会了自律。”同学们纷纷表示,虽然线上上课也不错,但还是希望疫情能快点结束,回到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上课。
针对部分家长反映网络拥堵、学习质量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市教委日前回应,第一次尝试如此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不足和问题在所难免。教育部门会虚心听取大家意见,尽最大努力不断完善。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学生在这个特殊时段里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