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沈志斌的崇明香酥芋“复兴梦”

发布时间:2019-01-30来源:崇明报浏览字体:[      ]

冬季的风刮在身上,让人直打哆嗦。73岁的沈志斌,站在一片崇明香酥芋田前,凝望不语。眼前的这片香酥芋田,被塑料薄膜覆盖着——沈志斌决定将这些已经过了上市期的芋艿籽全部留种。

崇明香酥芋(红梗芋艿)是崇明特产,取得我国地理标志产品已有十多年。无论烧汤、干烧、蒸煮都口感极佳。在崇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下生长,崇明香酥芋独具风味,口感香、酥、松、粉,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同类品种。

如何判定崇明香酥芋正宗与否?目前并没有“指标性”的数据。即便是沈志斌这样从农校毕业的“老农业”,也只能采取最直接的“土办法”——试吃。“不仅芋艿籽,整个芋艿老头都要香、酥、松、粉,纯正的香酥芋应该有粉感且干香。退化后的香酥芋粉感变少,甚至没有干香,而且口感变软。”

沈志斌在试吃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农户的芋艿种性已退化,口感和正宗崇明香酥芋有差距。“究其原因是因为,近年来,崇明多数农户种植的芋艿是自吃、自留、自销,没有注意择优留种。如果不坚持提纯复壮,种子退化是自然规律,培育新的芋艿种已迫在眉睫。”他坦言。

“在芋艿上市的9-12月,一些早熟的外地红梗芋品种进入市场。想买正宗崇明香酥芋的消费者,有时候买到的可能是‘客香芋艿’或‘高产芋艿’。”沈志斌说,资深的香酥芋食客,或许能从外观分辨出外地品种和本地品种的差别。但是本地退化的香酥芋品种,从外观上看,和正宗崇明香酥芋几无差别。真正的崇明香酥芋,由于种植少、成熟略晚,在市场上不成气候,这令不少顾客在购买时摸不着头脑。

沈志斌家位于堡镇桃源村,4年前,他从6亩地开始,尝试种植崇明香酥芋。他到老百姓家里,挨家挨户收集香酥芋种,种了80多棵芋头,每棵都亲自品尝过,全力“求其纯”。经过4年的培育,沈志斌力挺自己选育芋艿种的“正统地位”。

对崇明香酥芋有着特殊情感的沈志斌,对其种性的退化心存担忧。如今,他年事已高,却初心不改,定期去田里选种育种。沈志斌种的崇明香酥芋,在朋友圈里总是供不应求,市区的朋友来他家,常常光吃芋艿不吃饭。像往年一样,朋友们半年前就开始向沈士斌预定香酥芋,这回却被他一口回绝。

他看着眼前准备留种的芋艿田,期待着3月的到来,把芋头下种,他有着更大的梦想,“我们有最好的土地,最好的环境,如果能建立高质量的种子繁育基地和科学试验基地,得到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帮助,成立芋艿行业协会,将崇明香酥芋统一品牌商标、统一包装销售,一定能把崇明香酥芋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餐桌。”他说,崇明香酥芋可以成为像法国波尔多红酒一样的世界品牌。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