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不少崇明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崇明撤县设区的消息所刷屏,而在上海的众多电视、报纸、新闻网站等媒体上,也都可见到“县级行政建制在沪成历史”的消息。如果说上海长江隧桥的建成,拉近了崇明与市区的距离,那么“撤县设区”,则让崇明进一步融入上海的建设和发展中。“区”和“县”虽一字之差,却让崇明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此,生活在崇明的百姓满怀期待。
“由‘县’变成‘区’,听起来就更加‘高大上’,也拉近了崇明与上海其他地区的距离。”采访中,众多崇明居民表达了这样的心声。
“今后对于求职者来说,或许会更加容易做出去崇明就业的决定,因为‘崇明区’听起来与上海其他郊区的差异性更小了。”26岁的新村小学英语老师王倩清期盼,由“县”变“区”,崇明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乡村学校的教育资源与市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的孩子以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他们更加期盼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过,王倩清也希望,崇明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不要变。“与市区相比,我更喜欢生活在崇明,在这里,清晨伴着鸟鸣醒来,推开窗就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一出门满眼的绿色。如此惬意的生活状态,为什么要改变呢?”
近年来,崇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努力打造全域旅游景区。崇明由“县”变“区”,本地发展旅游事业的“农人”兴奋不已。今年37岁的陆慧慧是年轻一代中的“代表”,她所经营的桔香园农家乐广受关注。“‘由县’变‘区’后,希望能有更多市民来崇明旅游,我也乐意向他们展示我们美丽的崇明,同时,期盼能有更多优惠政策向我们倾斜。”陆慧慧坦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崇明,如能增加更多公共配套,不仅惠及当地居民,也将吸引更多市区游客。
撤县设区后,崇明将纳入上海郊区新城建设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置也将跟上上海总体规划的步伐,这意味着上海市级的资源、资金、重大项目或将更多向崇明辐射。“希望老百姓的补贴、奖励、救济等民生待遇,也会有相应的提高。”32岁的亚通公司职员王宗双在崇明生活了10年,他相信撤县设区后,不仅将提升崇明居民的自豪感,也将带来更多看得见的实惠。
“我们又回归‘区’的管辖了!”横沙乡永胜村村支书季培康感慨道。“当年,不少横沙人觉得横沙划归崇明是‘降级’了,不过,事实证明,恰是因为有了崇明生态岛建设大背景的支撑,横沙的知名度才有了大幅提升。”季培康高兴地表示,曾经鲜有外人上岛的横沙,如今周末随处可见林间骑游的上海市民,“横沙目前还是以农村为主,希望撤县设区之后,有更多的公共资源可以配置到农村,让农村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
国网上海崇明供电公司职员施栋则认为,撤县设区恰逢崇明由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换的关键时期,为崇明加快生态岛建设带来了绝好机遇。“有了过去十年的生态建设基础,加上未来来自全市更有力的支持,相信崇明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