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师傅,这里有2只白鹭,您快过来看看……”日前,一部以金伟国为故事原型的大型原创音乐沪剧《绿岛情歌》经过半年多的悉心打磨,在崇明影剧院首演。舞台上女孩口中所说的景师傅,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崇明“鸟哨”传承人金伟国为原型,讲述了他用口中的竹哨与鸟儿“说话”,帮助科研人员做研究,守护崇明生态环境的故事。
2016年年初,县文广影视局“牵手”上海文慧沪剧团,着力打造了以聚焦生态崇明,传承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原创音乐沪剧《绿岛情歌》。
沪剧主人公景谷年,仅凭一只竹哨,便能模仿30多种鸟叫,吸引鸟儿纷纷“落网”。以前他依靠这一技能捉鸟赚钱,现在用来协助东滩鸟类保护区工作人员给候鸟做环志。然而,在护鸟过程中,金伟国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遭遇非法捕鸟、绝技失传等种种困境,但他不怕困难,以真诚、机智、勇敢守护生态环境,并带动了身边的一群人,一起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用一声声“鸟鸣”吹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情歌”。“以沪剧这种形式,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讲述东滩‘护鸟人’的故事,凝聚大家对生态保护的共识,呼唤大家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县文广影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还了解到,该剧创作班底阵容强大,囊括了国家一级编剧赵化南,国家一级导演周小倩,三位国家一级沪剧演员杨音、顾春荣、王惠均,还有多位精挑细选的上海青年沪剧演员以及崇明“草根”沪剧爱好者共同参演。在排练过程中,全体主创人员深入基层,来到东滩鸟类保护区,近距离感受金伟国护鸟的过程。为了能够塑造出一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主人公的演绎者国家一级沪剧演员杨音向记者坦言:“在芦苇丛里,我不断感受与体会,以期能尽量完整地展现金伟国的心理状态与工作状态。”此外,该剧的舞美、灯光运用,也极具看点。芦苇荡、船只、大树等道具,以及生动的三维视频影像,展现出东滩湿地以及候鸟翩翩起舞的大美场景。背景配音由30多位专业演奏人员根据剧情量身打造,现场观众可享受到一场殿堂级的视听盛宴。许多观众看完沪剧后纷纷表示,崇明岛生态建设得好,我们要爱护鸟类,保护好我们的生态家园。
据悉,《绿岛情歌》在崇明连演三天。2017年1月初还将在逸夫舞台与市区观众见面,之后再由上海市文艺配送平台配送到各区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