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吹暖了一池江水,吹绿了树梢嫩芽,也吹响了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阵阵强音。从去年底《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到前不久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推进工作大会召开,再到全国两会上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得到总书记关注和关心,可以说,崇明发展已经迎来史无前例的“美好时代”。坚持生态立岛,一张蓝图干到底,全区上下一定要以争创一流的精神境界,奋发有为的昂扬斗志,朝着建设世界级生态岛这个更高更远的目标阔步前进。
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意味着衡量的标准更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又站在国家全局发展的高度,提出了长江经济发展带战略,作出了长江沿线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决策部署。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经过了十多年实践的崇明生态岛建设,标准必须进一步提高。具体来讲,我们要牢牢守住底线,进一步优化崇明生态岛功能空间布局,强化生态底线管控,严控建设用地规模,严控人口规模;我们要按照“体现中国元素、江南韵味、海岛特色,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与生态岛建设的统一”要求,优化城乡建设布局与设计,强化生态岛特色风貌管控;我们要以最严格的管控措施,落实全域范围内野生动物禁猎要求,全力保护好、修复好、建设好生态环境,让崇明岛真正成为鸟类的天然博物馆、候鸟的天堂。
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意味着肩负的使命更重。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崇明,是上海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战略空间,是21世纪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不仅对上海、对中国意义重大,在世界上也有着重要地位。韩正同志多次强调,“上海的绿、上海的水、上海的风向,上海的自然脉搏,靠崇明三岛支撑。”可以说,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是我们以实际行动贯彻中央战略部署的重要体现,是我们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服务全市发展战略的使命担当,是我们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对良好生态环境追求向往的必然选择。使命在肩,唯有实干。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迅速行动起来,既要尽快选好标、定好位,又要确立明确具体的时间表、路线图,扎扎实实推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意味着得到的实惠更多。崇明生态岛建设启动十多年,一路走过来很不容易,亲历其中的不少同志曾面临“发不出奖金”的尴尬。然而,随着生态岛建设的不断推进,市、区两级资金投入逐年加码,许多曾经位列全市各区末位的指标已后来居上。根据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崇明森林覆盖率将从现在的24%提升到30%,自然湿地保有率将达到43%。当前,还将重点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河道综合整治,加快改善对外交通条件,优化提升内部交通网络。未来,还将持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速补齐短板,使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对接全市平均水平,并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给崇明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敢向韶华要发展,不负进取好光阴。瞄准“世界级”目标的崇明生态岛,未来一定是世人向往的。让我们携手同心,砥砺前行,坚持一茬接着一茬干,定将崇明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