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无疑是人生大事,如何让这件大事更有意义呢?崇明小伙子陆宇挺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在婚礼当天,救了一位落水的老太太,虽然错过了接新娘预定的良辰吉时,但却丝毫不后悔。 “小时候曾经在同一条河里被救过,这次也轮到我救人了。 ”对于陆宇挺结婚不忘救人的义举,他的爱人、丈母娘、乡亲及网友纷纷点赞。
“日前,陆宇挺驾驶着汽车在竖西村村道上由北向南行驶前往堡镇接新娘。但当途经竖西村新进一组路段时,陆宇挺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河里挣扎。陆宇挺连新衣服都没有脱就赶忙下车,跳入水中,救起了在水中挣扎的老人。赞一个!”几天前,上海市崇明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上海崇明”发帖表扬了一位勇救落水老太的新郎官,网友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好青年一个!陆宇挺会是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爹爹。恭祝这位勇敢的好心新郎官,新婚快乐!家庭幸福!”不少网友跟帖表扬新郎官的同时,还不忘捎上一份祝福。网友“妞爱yico”还夸新娘“嫁给他太有眼光了”!
“新郎官”、“救人”、“老太”,这三个词组摆在这里,我知道这绝对是一篇有看头的新闻。但采访完救人的新郎官陆宇挺之后,我的关注重心,却从这桩新闻的本身,转移到了对于行善的理解上。
陆宇挺小时候因贪玩落水,被过路人救了一命;多年后,在结婚当日,路过同一条河时,他救了落水的老人。
这种巧合,听上去很像传奇故事中的“报恩”,或者说,是一种善举的“轮回”。因此,在微博上看到这件事后,我一下子想起民间流传已久的说法:“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当然,我无意宣传宿命论,对于“报应”也持不置可否的态度,只觉得在能帮助别人的时候伸出援手,不为积德,只图心安。
毕竟结婚时遇到落水老人的几率不大,这种戏剧化的情节绝非人人可遇,但是做好事何必等结婚呢?
坐地铁时,主动给老人让个座,哪怕老人摆手拒绝,也收获一声“谢谢”和一个微笑。谁都有老的一天,等我们老了,公交车上站得腰酸背痛的时候,有人说一句“您来坐”,心里会不会笑开花呢?
看到手脚不便的人进门时,不妨为他们开个门,试想一下,当我们捧着一摞资料腾不出手开门时,是否希望出现一个人帮你开门,说声:“你先请! ”
如果有人站在路口,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时,可以主动迎上前去,问是否需要帮助。因为每个人来到陌生城市,不知何去何从时,一个热情的问候和指路,将会让他对这座城市好感倍增。
我相信,如果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点点滴滴的“小善”,那么,当你自己身处困境时,你必然也能得到行“小善”的陌生人及时伸出的援手。
或许这就是 “好人有好报”,但我更愿意称之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