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崇明正处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启航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吸引更多的先进企业、工商资本和优秀人才来崇参与建设。在今年2月1日召开的崇明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区委书记唐海龙强调:“我们要打造更具活力的发展环境,把崇明打造成企业创新发展的‘福地’、政策引流的‘洼地’、人才汇聚的‘高地’。”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市委、区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日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上海市崇明区市场监管局关于推进企业注册许可便利化、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若干措施》共计12条,涉及提升窗口服务效能、深化企业登记改革、推进企业网上办事进程、多方延伸企业服务触手等方面内容。
让企业办事“少跑路”
大老远从市区赶到崇明办理注册许可业务,却被告知缺少材料,需补齐后方可受理,顿时感到无奈和心累。有过这样遭遇的申请人不在少数,因为自己的迷糊,导致事没办成,还浪费了大把时间。不过,这样的情况将发生改变。
记者从新出台的《若干措施》中获悉,区市场监管局受理窗口将实施“容缺便利申请人业务办理”。今后窗口再遇上“丢三落四”的申请人,但凡其提交的申请材料中不是主要材料有缺陷或瑕疵的,无须进行退件。窗口干部可容缺收取,并告知申请人缺少的申请材料及容缺时限。收取申请材料后,市场监管部门无须等待申请人提供全部的审批材料,可同步办理审批事项,并在事项承诺办理时限内作出审批决定,待申请人补齐材料后正式颁发许可证件或相关批文。此举将最大限度减少申请人“来回跑、多次办”,有效提升服务质效。
让企业办事“少跑路”,这是从本次《若干措施》中传递出的一个改革信号。除了“容缺受理”业务,还有一大波举措将让企业受益:
区市场监管局梳理制定了注册许可“一次办结”事项清单并对外公布,清单内事项可当场办结,实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一次办结”事项清单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扩充更新,目前已有49项。
对已审批通过、准予核发的营业执照及许可证,依申请人要求可实现证照寄递服务,降低企业办事往返成本。
申请人在位于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市场监管局所属综合业务窗口,取一个号便可办理该部门所有注册许可事项。
让企业办事“不麻烦”
“申请人总是抱怨办证难,经济小区办事员时常感慨窗口排队等候时间长,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与材料没做好有关系。”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科长杨慧介绍,过去,崇明新设立企业递交开业申请材料,因填写不合要求等原因导致的退件高达30%至40%。退件、修改、提交,往往一个周期就折腾好几天,一些“马虎”的企业可能要经历3、4个这样的周期才能把事办成,申请人由此便有了“办证难、办证慢”的想法。其实,高退件率不仅影响企业的办证速度,也增加了受理窗口的工作量,让前来办事的人员留下了“窗口很忙”的印象。
2017年,区市场监管局13名注册许可科干部,全年受理4.1万余户新设市场主体的注册登记,工作量在全市名列前茅。“倘若还是过去那么高的退件率,我们可真忙不过来。”杨慧说。
如何降低退件率,提升受理效率,让企业办证更容易?注册许可科已找到“杀手锏”——全面推行新设立企业网上登记预审。“从2017年5月起我们要求招商引资企业注册登记必须先通过网上预审,方可到窗口递交材料。”杨慧介绍,在网上预审环节,企业填写开业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在24小时内会得到审核员的及时指正,有助于企业更正确地填写递交受理窗口的书面材料,从而大幅提升了窗口一次性受理率。“目前,开业申请材料窗口退件率已降至10%,企业对于行政审批效率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尝到了“电子政务”的甜头,区市场监管局在本次《若干措施》中承诺,在继续做好新设立企业网上登记预审的基础上,将逐步增加更多网上预审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推进企业网上办事进程,让企业办事更顺畅便捷。
为了让企业办事更方便、更效率,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关注企业诉求,努力补好服务短板,在《若干措施》中有着很好体现: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企业设立或变更登记,核发营业执照时限从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在区审改办牵头下与消防部门、环保部门会商,出台《餐饮项目开办行政审批一本通》,对本区餐饮项目的开办进行联合审批,只需签署《餐饮项目告知承诺书》,即可办理营业执照,简化餐饮项目开办审批流程;对登记注册在崇明各经济园区、开发区、小区的企业,允许集中登记,并将对住所证明化繁为简,不再需要上交一堆证明文件,推行“一纸场地证明”。区市场监管局还在注册大厅内设置了名称自助查询服务区域,以及名称查询、申报等专用服务设施。企业可方便地进行名称网上自主查询、自主申报。
为企业发展“搭把手”
企业落户崇明,原本只能前往区行政服务中心受理点,以及长兴镇、三星镇两个分受理点进行注册登记。今后,银行也可成为受理点代办注册登记业务,这让企业有了更多选择。
今年1月25日,区市场监管局与中国工商银行崇明支行、中国建设银行崇明支行签订合作协议,确定工商银行崇明支行、长兴支行和建设银行崇明支行成为首批“政银通”服务点。这些指定网点可为企业免费代办注册登记业务。企业通过银行网点递交申请材料、领取营业执照,可实现“不见面审批”。对企业的开业“知根知底”,也让银行方面可以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协助企业“茁壮成长”。
“开展‘政银合作’,助力优化崇明营商环境”已被列入《若干措施》。杨慧透露,目前还有几家银行也在洽谈之中,未来崇明三岛有望设立更多“政银通”服务点,进一步方便企业就近注册登记。
何谓一个好的营商环境?提供好的政策支持固然必要,但决不能出现重政策、轻服务,给政策、不给服务的现象。“我们要成为企业成长的守护人,时不时为他们‘搭把手’。”杨慧的表态在《若干措施》中也得到了很好体现:结合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要求,区市场监管局将不遗余力地支持开心农场等符合崇明发展需求的新兴组织或业态创新登记;同时,对于即将在富盛经济开发区成立的“绿色金融小镇”,也将提供专人跟踪对接、提前介入指导、快捷通道办理等服务,鼓励高端产业在崇发展。
2017年,崇明企业注册业务共登记新设市场主体4.1万余户,这一数据排名全市第三;当年11月,崇明月登记新设市场主体首次突破4000户,此后的两个月又连续突破4000户,创历史新高。2015年之前,崇明市场主体存量不足8万户,仅三年之后,这一数据已增长至15万余户,几乎翻了一番。近年来,崇明按照中央、市委部署,积极改善营商环境,正迎来最好的招商时代。区市场监管局出台《若干措施》,将进一步提升崇明在招商引资中的竞争力,为世界级生态岛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